應用背景:
供水管網的漏損控制是一個行業難題,漏損控制的好壞體現了供水企業的管理水平。供水管網的漏損不僅導致水資源的浪費,也易引起路面塌陷等次生災害,是影響供水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國務院頒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提出,到 2020 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 10%以內?!秶窠洕蜕鐣l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要選擇 100 個城市開展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試點。
分區計量技術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其原理是將整個城鎮供水管網劃分為若干個供水區域,進行流量、壓力、水質和漏點監測,實現量化漏損水量空間分布。目前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管網控漏的方法。
平升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系統軟件是我公司在潛心研究國際國內分區計量的要求和標準后設計出來的一套專門針對水司漏損控制及產銷差管理的軟件。
根據行業標準,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系統將分區分為兩類:一種是管理分區,一種是DMA分區。管理分區一般規模較大,營業所及片區一般都屬于管理分區,數據分析采用總分表方式;DMA分區規模較小,一般應用于小區,數據分析可采用夜間最小流量和總分表兩種方法。
軟件特點:
一、分區的級別和嵌套關系用戶可靈活定義。
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使得城市管網也在“日新月異”的延伸及拓展。隨著管網的延伸其分區計量管理也是在發展中不斷擴展的,隨著管理的精細化,不僅要增加片區,很有可能還增加分區的管理級別。
為了滿足這種靈活多變性,且不影響管理變化時系統的使用。在我們的系統模型設計之初,分區的級別就是靈活的、分區的進出水口都是可隨時調整的。
二、系統圍繞水司最為關心的“產銷差”為核心,進行多角度多維度的統計分析。
1、營業所產銷差排名及各項考核指標對比
可對各級管理分區進行定量考核,對各管理分區營業所負責人也可以通過本系統分析管理分區內部漏損分布情況,將考核指標進一步分解細化。
2.水司月度產銷差數據對比
以月為單位,分析供水量、售水量、產銷差的變化趨勢。
3.水平衡分析
CJJ92_2016中的水量平衡表
以“CJJ92_2016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中的水量平衡表為模板,分析計費用水量、免費用水量、漏失水量、計量損失水量、其他損失水量在整個供水管網中的占比。分析產銷差的主要構成,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漏損控制。
4、管網分段統計
管網漏損部位(分段)分析,可分為主管漏損和分支漏損。明確本系統管網情況,可作為管網下一次維修維護選擇重點的參考。
三、DMA分區的夜間最小流量分析
DMA分區可結合營業數據進行產銷差分析外,最關鍵的是應用夜間最小流量MNF分析法對分區進行分析。
夜間最小流量法(MNF)是計算2點-5點之間的夜間進水流量的最小值。此時大部分居民已經休息,除了部分晚歸者以及夜間沖馬桶等用水外無其他用水。因此在此時間段內的最小用量最接近真實漏損量。
應用夜間最小流量法可進行DMA存量漏損評估和新增漏損評估。
1.存量漏損評估
評價指標包括:最小夜間流量/日平均流量、單位管長夜間凈流量、單位服務連接夜間凈流量、管網漏失指數(ILI)。
2.新增漏損評估
DMA新增漏損評估的關鍵是設置合理的報警值和基準值,當最小流量夜間超出報警值后,開展主動檢漏工作。
相關方案:
供水管網漏損監測系統 大用戶抄表/城鎮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系統
相關產品:
大用戶抄表設備/分區計量監測設備 大用戶水表綜合管理軟件 流量儀表
項目經驗: